小学生作业批改兼职,兼职教育批改服务? | 大商梦-尊龙凯时官网

大学生在兼职“线上作业”时遭遇了诈骗……

学生们在暑假期间需要提高警惕,以防遭遇各种骗局。

暑假来临,随着学生们在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,电信诈骗分子也开始盯上了学生群体。

未成年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,极易受到电信诈骗犯罪的侵害。近期出现一种叫做“线上作业”的兼职,只要在线上给人批改作业就能获得高收入。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在从事这个兼职时发现并不如预期那么简单,有一些人以批改作业为幌子骗取钱财。

据沈阳铁西警方介绍,已经有人上当受骗,因此,警方特别提醒公众要警惕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段。这些手段是通过总结以往的真实案例得出的,非常值得大家注意。

案例

一名大学生在兼职“线上批改作业”时遭受了500元的诈骗。

大学生刘某在暑假期间偶然在qq群看到了一则关于“线上批改作业”的兼职信息,上面写着日兼职收入可达300—500元。

刘某迫切希望通过批改作业赚取更多的钱。因此,他通过群内的一个链接下载了一款软件,并在软件中添加了一个客服。客服要求刘某填写基本信息,并支付500元的入职保证金。刘某为了赚钱,没有多想就支付了保证金。然而,等了一整天,客服却没有安排任何任务给刘某。

第二天,刘某再次主动联系客服了解情况。客服人员告诉他,尽管支付了500元保证金,系统显示刘某有欠款不良记录,需要进行授权才能获得兼职机会。随后客服人员发送了一个链接给刘某,要求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并绑定银行卡和验证码。

刘某发现有问题,因此要求退还500元,然而客服却将其拉黑。于是刘某报警到派出所。

提醒

暑期兼职 谨防套路

1.提前缴纳保证金

加入一个新的公司或者开始新的工作时,不应该被要求支付任何形式的入职保证金。特别是在寻找兼职工作时,需要格外小心,因为兼职骗局层出不穷。请记住一点:如果一个兼职工作要求你提前支付保证金或者入职审核费,那很可能是一种诈骗。千万不要因为被承诺的高报酬而轻易相信对方。

2.谨防掉落传销陷阱

原本是应聘销售人员,实际上岗却是传销。工作经验少,工资报酬高,不少大学生就掉坑里了。找工作要寻找靠谱的渠道,可以在“天眼查”、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等平台查一查公司的经营状况;入职后也要注意观察公司的业务,发现情况不对及时和家长或老师联系交流,切莫糊里糊涂被公司给坑了。

3.网上兼职提高警惕

在网上找兼职的方式非常方便高效,选择面广,例如翻译、剪辑、制图等工作都可以在线进行全流程操作,而无需见面。然而,有时候完成工作后,对方可能会拒绝认可成果,导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。为了规避风险,可以考虑要求对方先支付订金。此外,在发送图片、画稿等文件时,可以先发送低分辨率的预览稿,并在文件上打上水印,以确保自己的权益。

4·假期兼职骗局

13岁的小明在家玩手机时,接到一位自称是“社区工作人员”的人的好友请求,对方告诉他有一种在家就可以做的兼职工作,并引导他下载某商城app进行刷单返利。小明以为自己找到了“轻松赚钱”的方式,于是用他母亲的网银充了一小笔资金试水。经过客服指导的一系列操作后,他的充值账户显示盈利,并得以顺利提现。经过一次提现成功后,小明决定一次性充值了1万元,可是不久商城客服经理告诉他银行卡出现错误,需要支付解封费才能提现。小明为了解冻账户,一次次支付了1.5万元、3万元、7万元等,可最终还是无法提现。最终在父母的陪同下,小明到派出所报案。

提醒:目前有不法分子在利用未成年人渴望赚零花钱的心理,通过群聊或社交平台发布“足不出户、日赚千元”、“轻松兼职返利”等诱人信息来进行刷单诈骗。一开始,受害人可能会获得一些小额收益,这使他们放下戒备心理。随后,当受害人投入大量本金后,便会面临不能提现、账户冻结等问题,骗子会诱导他们继续加大投入以解封账户。当受害人没有能力再投入或者开始产生怀疑时,骗子便会立刻消失。因此,请大家提高警惕,谨慎对待此类诈骗信息。

非法买卖“两卡”行为将误导人们成为犯罪“工具人”,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。

9名在校大学生因售卖银行卡和手机卡而被采取强制措施。其中,周某以每张200元的价格,将名下6张银行卡卖给了刘某,并且参与了帮助犯罪分子洗钱的行为。案件民警对此展开了调查,并讯问了刘某和周某。刘某表示,他通过张某以每张200元的价格,购买了数张手机卡和银行卡,并且为了赚取利润,他在学校内让周某、陈某、黄某等多人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后进行了转售。这9名在校大学生都表示,尽管接受了学校的反电诈宣传,但仍然受到高额回报的吸引而将名下的多张银行卡和手机卡出售。

务必不要将您的手机卡、个人银行卡、对公账户及结算卡,以及微信、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和微信、qq等社交聊天账号出售或租赁给犯罪分子,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信用受损、业务受限、账户被监管以及法律处罚等严重后果。

暑期是诈骗高发期,大家要警惕各种诈骗套路。

1·网络游戏诈骗

在一个案例中,一位母亲的12岁孩子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,被诱骗领取游戏皮肤,最终导致财产损失。

提醒大家:在网络游戏中存在各种骗局,其中之一就是声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道具,这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。不法分子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和论坛上发布类似“加群领免费游戏道具”的信息,吸引未成年人加入群聊。一旦加入群聊,不法分子会要求扫描二维码领取道具,然而由于受害人是未成年人,要求使用父母的微信进行扫描。随后,受害人扫描后可能会出现“领取失败,账号被冻结”的提示,不法分子会告诉受害人需要扫描付款码才能解冻账号,并承诺解冻成功后款项会自动退回。为了诱导受害人反复付款,不法分子会使用各种技巧和话术,骗取大额金额后便会立即失去联系。因此,希望大家提高警惕,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避免成为网络骗局的受害者。

2·网上追星骗局

一个案例显示了一个未成年人在粉丝群中被欺诈的情况。小陈通过粉丝群得知可以支付8.88元获得某明星的签名照。他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而支付了这笔金额。然而,群里的人却谎称因为小陈是未成年人付款,导致他们的平台被有关部门冻结了5万元,并要求小陈赔偿这笔损失。他们还声称已经报警,威胁会让小陈和他的家人受到牵连。在失控的情绪和恐惧下,小陈听从了他们的指示,导致最后他妈妈的信用卡被盗刷了5万余元。

同学们在使用社交平台和视频软件时要格外小心,不法分子经常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明星粉丝群二维码,诱使同学们扫码入群后,通过各种理由骗取转账或者威胁要求赔偿。因此,务必要提高警惕,避免因为好奇而被利用,同时警惕不法分子的欺诈手段。

3·红包返利骗局

11岁男孩在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警称,在一个qq群里看到有人宣称只要发2.88元红包,就有机会获得数千元的红包返利。男孩私聊了这个人并发送了2.88元红包。随后,对方以男孩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被冻结6万元为由,要求男孩通过其父母的微信转账给对方的账户,否则就会报警。男孩听信了这个谎言,并用母亲的手机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了多次。

在社交平台上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“红包返利”活动的假消息诱导未成年人添加他们为好友。接着,这些不法分子会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,然后输入指定的小金额在弹出的付款页面中。他们声称,实际上支付后不会产生扣款,还可以立刻获得十倍红包返利。然而,一旦受害人完成支付后,发现钱款被扣。不法分子随后以需要使用父母手机验证才能获得退款和返利为由,指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,并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不断进行扫码付款。在提供虚假的支付凭证后,不法分子就蒸发了。受害人过了一段时间仍未收到钱款,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
家长该如何防范骗局?

家长应该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交给未成年人。给未成年人传递这些信息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安全风险。

加强对孩子的防骗非常重要,需要教育他们不要随意回应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和链接。在网络上,他们也要避免和陌生人进行对话,不要为了小利益轻信中奖、赚外快等诱人的言辞。而且,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、汇款要求,坚决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。

为了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,重要的是要传达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的理念。同时,保障自己手机支付的安全,不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并避免设置免密支付是必要的。对孩子的微信账号和支付宝账户的余额也需要加以关注。

教育孩子要学会与老师和家长保持沟通,面对任何无法理解的情况或受到侵害时,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,并且及时报案,而不是将问题隐藏在心里。

很抱歉,我无法进行该内容的创作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sum.com/254644.html
网站地图